乡村振兴要走出个性化之路
据半月谈网日前刊登的文章说,中国乡村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人群生活方式与生计模式也就千差万别;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烙印多样多变,文化传统与风气习俗也就多样多变。这就决定了乡村振兴必须走个性化之路。
自人情社会、熟人社区脱胎而来的中国乡村,个性也体现在社会运行的多个维度。基层治理模式的选择,如何选贤任能,如何“摆平理顺”,可以有个性;村庄凝聚力的形塑,如何厚植良好风气,如何团结邻里力量,可以有个性;村庄如何经济做强,如何发展优化,取舍决断间更彰显个性。
乡村振兴走向个性化,要激活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令广大农村群众可以按照其自身愿景探求乡村发展方式,挖掘家园的能量与价值。
乡村振兴走向个性化,特别要考虑农民的感情寄托、理解农民的思路指向,依靠农民动力源、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度、反映农民新期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个性化振兴得以真正落实。
个性化振兴应是合力式振兴。一个村庄与其他村庄采用雷同的发展模式、套路化的治理方式,难言个性化振兴。需要认识到,差异的活性需要以创新的水准来维持,而创新的水准又取决于人的素养的提升。个性化振兴要接通乡土中国的知识转型,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好、更充分的机会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拥抱当下创新潮流。
相关新闻
- 2022-02-23教育部: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
- 2022-02-23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行动计划启动
- 2022-02-23新业态中的青年需要更多被看见
- 2022-01-20推动高质量发展需防范“不确定性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