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廉政建设

古代廉吏的“拒礼诗”

22-05-06 10:48 来源:甘肃《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蒋伟

  中国人很重礼尚往来,但官场上有来有往则往往暗藏腐败。在古代,清官廉吏严于自律,常赋诗拒礼拒贿,借诗明志。

  “诗圣”杜甫写过一首题为《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的拒礼诗。当时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张太子舍人送来一条用丝织成的床褥,杜甫拒收。他在诗中说礼物太过珍贵,与自己身份不符,掌握权力的官员一旦骄奢淫逸,必然会走向灭亡。全诗以“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结尾,杜甫清白自守、安贫乐道的情操跃然纸上。

  明代李汰担任福建乡试主考官时,有考生深夜送来一包黄金,请求关照,遭到李汰厉声斥责。当晚,他挥笔写下一首拒贿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并于次日将诗张贴在考场门口,自此再也无人敢向他行贿。

  有的拒礼者与送礼者“诗来诗往”,更成为一段趣话。传说北宋名臣包拯六十大寿,宋仁宗表彰其劳苦功高派太监送来寿礼。因包拯有言在先,概不收礼,太监便在寿礼上附诗一首:“道高德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包拯思索良久,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能破坏规矩,于是以诗拒礼:“铁面无私丹心忠,作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同朝为官的张奎,是包拯的同窗兼同乡,两人私交甚密。张奎心想,好友大寿,略备寿礼是人之常情,于是送去贺礼并赋诗一首:“同窗同师同乡人,同科同榜同殿臣。无话不谈肝胆照,怎能拒礼在府门。”包拯见后,回诗一道:“我们本是知音人,肝胆相照心相印。寿日薄酒促膝谈,胜似送礼染俗尘。”张奎只好将礼品带回。

  一首首拒礼诗,拒绝的是礼财,守住的是大节,赢得的是民心。为官者面对诱惑,最难能可贵的是守得住底线,经得起考验,保得住本色。正身先正心,心不染尘,清风自来。□

  (摘自《新湘评论》,本刊有删节)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