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文化

翻开河南这本书——“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见闻

23-04-11 17:01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本刊记者 张佳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3月20日,“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本刊记者跟随采访团的脚步,分别走进黄河地质公园、黄河博物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红旗渠、安阳殷墟遗址,在这里,感受河南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灵动,体悟先辈奋力开拓的信仰与艰辛,探寻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密码。

  上篇:“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名字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黄河地质公园,记者看到了黄河郑州段的壮美景象。这里是地上“悬河”的起点,抬眼望去,三座修建于不同年代的大桥横跨两岸,紧紧相依,仿佛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动人故事。

  黄河之上,天堑变通途,黄河岸边,治沙兴水奋斗不止。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的有效治理成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河南全省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统筹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出台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加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力争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请大家在这里驻足片刻!”随着黄河博物馆讲解员触发一处按钮,一扇门缓缓打开,一块硕大的LED屏出现在大家眼前,播放着视频——“黄河的形成”。

  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被称为“黄河巨龙的缩影”。它生动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多形式讲述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以及历代水旱灾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开发的远景规划等内容。

  参观结束后,采访团成员无不感慨:“河南通过实施小浪底调水调沙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减缓了黄河泥沙淤积,形成了许多治理黄河的经验和做法,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对各地生态治理工作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如今,黄河两岸山川更秀美、河流更健康、人水更和谐、生态更美好的新时代画卷已然铺开。

  中篇:“红旗渠精神永在”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红旗渠安静地流淌在翠绿的苍山植被间。3月22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安阳市林州红旗渠,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个写满“奋斗”的红旗渠。

  “林县(现林州)许多村名冠以‘水’,诸如张家井、李家池,连给孩子起名也都带上个‘水’字,男孩子叫水旺、来水,女孩子叫水英、水莲。”在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为采访团讲述红旗渠建成前,林州人民盼水心切之表现。

  从前的林县,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这首在林州被传唱的歌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只能在悬崖绝壁上建70.6公里的总干渠,将山西的漳河水引入林县。这对一穷二白的林县来说,是真难,但除此别无选择,只能勇敢向前冲。

  1960年元宵节,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率领37000人的修渠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太行山。

  缺钱了,就组建工程队到全国承揽工程,用挣回来的钱补充红旗渠建设;缺物资了,就想尽各种土方法,制成土炸药。在困难面前,林县人民从不屈服,用聪明才智加拼命苦干“垒起”城堡,抵御困难。

  终于,历经近10个春秋的艰苦奋战,红旗渠于1969年7月全面建成。勤劳勇敢的30万林县人,就靠一锤、一铲和两只手,在太行山硬生生凿出了1500公里的红旗渠。林县人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千年苦难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并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

  参观结束后,《当代陕西》杂志社执行总编辑郝小宝说:“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林州人民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战天斗地,坚韧不拔,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一条天河,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历史奇迹,为后世子孙谋得了巨大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给予红旗渠精神高度评价:“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下篇:“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3月21日,在春分这天,采访团走进郑州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初入景区大门,便与第一位“演员”——麦子,来了一场春天的邂逅。

  “这片麦田是我们今天观看的第一个‘剧’,河南是个农业大省,这些无声而又茁壮成长的麦子,寓意着在这片被黄河反复冲刷的土地上,人们像麦子一样生根发芽,一代代传承。”在麦田前,讲解员为采访团的嘉宾们讲解麦田的寓意。

  “从夏商开始,既有河南唐宋时的繁荣,也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苦难。”“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黄河文明为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打破了历史的空间维度,以人物群像的方式展现了中原文化的广博与兼容并包,通过一种可触、可感的全新艺术形式,把悠久厚重的黄河文化内涵予以再现。

  当历史的指针拨回到三千多年前,采访团又与商朝进行了一次时空对话。

  一片甲骨惊天下。3月23日,采访团走进安阳市殷墟遗址,探寻殷墟的文化密码。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目前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多达16万片,其中单字4500个左右,被破解的约有1700个单字。1936年殷墟发掘的YH127甲骨窖穴,出土甲骨文多达17096片,集中讲述了商王武丁期间的天文、地理、军事、农业等重要信息,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

  “‘一片甲骨惊天下’竟然是镇馆之宝的名称,我还以为是形容甲骨文的厉害。”听了讲解员对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描述,记者们凑上前去细看。这是1973年在殷墟小屯南地出土的7000余片甲骨中一片代表性很强的甲骨,它是用牛肩胛骨的左上块为占卜材质,甲骨上方共保留93个单字,重点占卜11次,占卜王田猎的内容。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说,对殷墟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连日的采访,让记者深感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犹如一部典藏版的史书,但这部史书尚未完结,河南,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笔疾书,续写新的辉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