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专题策划

巍巍祁连焕新颜 碧水蓝天绿满城——“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看甘肃发展变化”全国党刊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见闻之生态保护篇

23-09-13 09:03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本刊记者 张佳斌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时,听取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情况汇报,强调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一提到河西走廊,戈壁、荒漠等地理名词就会在脑海中瞬间浮现,却不承想在这片土地的怀抱里还有一个“塞上江南”——张掖。巍巍祁连山,绵绵黑河水,孕育了河西走廊上最大的绿洲,让这条古老的通道上不只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也有了“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柔美。

  8月7日至10日,跟随“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看甘肃发展变化”全国党刊全媒体主题采访团,本刊记者走进张掖、走近祁连,一起用镜头和笔,记录这里的生态之美、绿色之韵。

  多彩肃南的生态新治理

  天边翻腾的云彩如万马奔腾,展翅翱翔的雄鹰掠过山顶,脚下绿草如茵,远处山峦环列,一排排茂密的松树林点缀其间……位于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草原,是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有力印证。

  “肃南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祁连山北麓75%的面积、祁连山国家公园25.5%的面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9.3%的面积、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93.4%的面积在肃南县境内。分布有冰川964条,水源涵养林33万公顷,湿地232.5万亩,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及其支流流经和发源于肃南山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肃南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顾自福在介绍肃南县生态资源的时候如数家珍。

  在肃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为了更好保护这里的草原生态,肃南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顾自福说道:“我们按照‘禁牧不禁羊、禁牧不减收、禁牧不减肉’的原则,共在全县禁牧32个村。为了解决禁牧带来的牧民收入下降问题,我们大力发展舍饲养殖,目前,全县已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01个,暖棚羊舍1.8万座,95%小畜越冬实现了暖棚化,既增加了牧民收入又保护了天然草原。”

  在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肃南县对境内的康乐草原全面实施生态保护措施,严格实行“区内游览、区外餐饮”模式。同时,搬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原住牧民149户484名,缓冲区原住牧民146户436名。搬迁人员分散安置到城乡(镇)集镇及周边县区,草原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充分保护。

  “这里的森林、雪山、草原等多种地貌形态让人心旷神怡,成群的牛马、特色鲜明的裕固风情,展现出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让人感受到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祁连山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南方杂志社全媒体发展部记者卢志科不住赞叹。

  绿洲城市的生态新底色

  “这里的空气温润凉爽,就像处在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之中。”“没想到这个季节还能看到盛开的荷花!”“这里的植物种类好多呀。”“快看,天上有一朵彩虹云,好美啊。”……让采访团感叹连连的地方就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城北、黑河东侧,是全国距离城市最近、西北地区动植物资源最具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面积足足有2.1万亩,其中保护完好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1.5万亩,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冯振文饶有兴致地介绍道,“这里景色又美,空气又好。傍晚时分,吃过晚饭的市民就会来到公园散步、骑行。”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于2009年3月1日开工建设,重点组织实施退耕还湿、水源涵养、水系疏浚、植被恢复、动物栖息地等生态恢复项目。现已建成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我国典型的内陆河流域、荒漠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为重点的示范区。

  素有“湿地之都”美誉的张掖市,依托境内的黑河水系,打造出了一座生态宜居的绿洲城市。

  正值夏末秋初时节,张掖市的城市湖泊、湿地公园、生态景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让这座城市显得更为灵动。小桥流水、湖光山色与郁郁葱葱的林木相互映衬,如诗如画,构成了“塞上江南”、戈壁水乡的风景特质,这些美丽的湿地景观成为张掖市的后花园和天然的加湿器。

  “我认知里的西北城市都是戈壁风沙,这趟甘肃行让我重新认识了西北,重新认识了甘肃,重新认识了河西走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总编室要闻二组组长童静说道。

  近年来,张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精心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廊道,呈现出“人在景中、景在画中”的绿色生态美景,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之路。

  千年马场的生态新篇章

  8月9日,采访团一行来到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穿越千年时空,领略这里的豪迈风情和优美风光。

  山丹马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场之一,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大马营草原,占地面积约329万亩,素有“丝路绿宝石”和“祁连明珠”的美誉。这里水草丰茂,常年温和阴湿,是中国最美的六大生态草原之一,也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自汉代起,这里就是官方设立的养马基地。

  一声哨响,几十匹雄壮矫健的骏马四蹄生风,长鬃飞扬,驰骋而过,令采访团成员叫好连连。

  山丹马场不只是良驹宝骥驰名,其草原风光更是分外迷人。远远望去,绿草茵茵,仿佛和天际相连,大地好像铺上了地毯,上面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如同绣上去的美丽图案。

  由于山丹马场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自然恢复或人工修复难度都很大。同时,这里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时,步入马场,察看草场和马群放养情况,听取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情况汇报,强调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

  2019年以来,山丹马场累计投入资金2.36亿元,落实退牧还草、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生态环境保护项目33项。同时,借助千年马场“金字招牌”,在“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着力打造“规模种植+特色养殖+绿色食品加工+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我们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把山丹马场建设得更美、更好,努力争做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任培文说。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张掖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牢生态保护底线,以高品质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