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专题策划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23-08-04 14:44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甘肃省政府文史馆党组书记、馆长 王华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放眼世界,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演变中,始终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东方大国魅力,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中华文明所具备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迭代更新的具体体现。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赓续“连续性”传承的中国文脉。中华文明在朝代更迭中代代相传,在战乱纷争中走向一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未失去文化和思想的阵地,自汉武帝起历代王朝独尊儒术,士大夫均受其熏陶,将儒学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思想。时至今日,儒家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核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当今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精神意识。同时,自汉朝以来,中国被尊称为“天朝上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均较周边邻邦更为发达,体现出中国文化和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优越性与现实选择性。因此,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然要走属于中国自己的路,从传承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明延续的大智慧,这是中华民族独具的资源和优势,更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根基。

  汇聚“创新性”进步的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正如《周易·乾·文言》中提到的“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礼记·大学》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西汉晁错变法,汉武帝刘彻加强集权、尊崇儒术的改革,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变法等,历朝历代的革新变法均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同时,中国历史上在思想、制度、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也不乏创新的典范。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思想巨匠闻名于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兼爱非攻”“和而不同”等社会治理方案影响深远,古代天文、算学、医学、农学、兵学等多个领域也硕果累累。当今的中国,正逐步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面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次创新和飞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宝贵经验和丰富实践的科学总结。只有始终坚持中华民族“守正创新”的思想,坚持“两个结合”的理念,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接续“统一性”强国的中国使命。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各族人民家国情怀和民族融合的体现。古往今来,有过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赤子之心,有过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忧国之心,有过黄遵宪“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的守土之心,有过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之心等。中华民族在历次国家动荡和抵御外敌入侵的危难关头都有仁人志士精忠报国,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而不懈奋斗。这种统一性,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化中形成的民族思想共识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于历朝历代守国保家中汲取的民族发展经验。近代以来,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深深烙印在中华文明的每一步历史进程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一步步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翘首以盼的共同心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必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传承“包容性”互鉴的中国智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能够在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思想学派形成了著名的“诸子竞秀,百家争鸣”的局面,并逐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秦汉时期又实现了儒道融合、综汇百家的新发展。唐代,外来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西方的科学、技术、艺术等文化元素不断引入中国,同时中国的瓷器、茶艺、太极拳等文化也逐渐向西方传播,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华文化突出的包容性,推动和促进我国各民族进行广泛而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我国各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也在不断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了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学习运用。因此,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发展,必然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养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走好“和平性”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大国担当,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治国智慧,中国的“和”文化时刻指引着推动世界和平进步的正确方向,也必将是下一场人类文明重要的参考系。今天的中国时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传统,从“天下一家”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从“天下大同”到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从“协和万邦”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正是基于对和平的坚定信念,无论是张骞通西域,还是郑和下西洋,中国带给世界的始终是和平与交流。与西方资本主义在近代以来靠殖民统治和武力扩张的残暴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自我优先、均势制衡、零和博弈、国强必霸、文明冲突等错误逻辑。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人类实现永久和平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