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实践
戚晓萍
甘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发展历史,文化形态丰富多样。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形若“如意”,东西绵延数千公里,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在此交汇,黄河水系、长江水系在此并存,多样的地貌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多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进入新时代,这些特色文化在甘肃得到了传承和弘扬,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推进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甘肃实践。
特色文化在甘肃民众生活中得到有序传承。甘肃的特色文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诞生于此、地方特征鲜明的区域文化;另一类是晕染了地方色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举两例予以阐释:
骆驼客文化是繁盛于西北商路的一种行业性群体民俗,集中于民勤县。历史上的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边贸交通要道。长期的人、驼、沙漠共处,使得民勤驼户产生了领房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拉链子等专业民俗角色,掌握诸多驭驼技能,衍生出骆驼客歌谣、骆驼客故事等民间文艺作品。
“琴”是农耕文明的文化符号之一,琴文化流传于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群体中。相传伏羲制琴,伏羲式历来是中国古琴中的典型形制。在伏羲故里天水,古琴文化底蕴深厚,拥趸者众多,人才队伍完备,其中有古琴弹奏高超者、制谱打谱高超者、弦歌演唱高超者、古琴斫制高超者,等等。
公共文化服务依托甘肃特色文化为民惠民。甘肃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在传统节日期间,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等活动,向群众展演甘肃特色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甘肃是长城文化资源大省,全省有11个市州、38个县区拥有长城文物遗存,包括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文物遗址,总长度累计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其中明长城总长度1738千米,居全国第一。这是甘肃的特色,也是发展优势。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启动保护工程,盘活长城、长征、黄河文化资源,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工作,将其建设为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间,为民众谋幸福,为子孙谋未来。
文旅产业借助特色文化打造甘肃文旅IP。甘肃实施“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文旅产品品牌,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地方特色文化,扩大假日旅游产品供给,在春节、中秋、国庆期间先后推出“喜迎冬奥·畅玩兰州”文旅冬春季消费惠享、“欢乐春节”线上展播交流、“甘肃人游甘肃”等系列节日主题文化旅游产品。在地域文化游方面,甘肃依托省内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推出红色文化、石窟文化、敦煌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等,与立足于当地自然风光的生态游、风景游、户外游等相融合,产生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富有甘肃文化特色的文旅IP成功“出圈”,由甘肃省博物馆出品的“马踏飞燕”系列“绿马”IP火遍全网。
特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和地方发展。甘肃的一些县域、乡村,在地方发展中凸显文化特色,以文化引领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甘肃乡村振兴的个性化发展模式。
上庄村地处榆中县西南部的马啣山脚下,村中特色文化资源是新乡贤文化和马啣山秧歌。其特色文化赋能模式可以概括为复合型多级推进式文化赋能,即由村落中的各类文化主体——村委会、“爱心文明委员会”、道德典范以及广大村民,实施多层级文化活动,各层级相互影响、层层传导,共同推进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乡村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由此可见,积极探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大有裨益。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 2023-04-10“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华教育观的会通
- 2023-04-10弥久不衰的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 2023-04-10魏晋南北朝一枝独秀的甘肃手工制造技术
- 2023-04-10传承非遗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