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实践与思考

思政引领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2025-03-12 15:22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郑 雪

  思政引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确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指挥棒,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抓手,是助力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主推手。通过思政引领,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有利于推动我省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明确高职院校办学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甘肃的职业教育一并走向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我省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中,要扮演好助力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通过思政教育的多元主体协同、组织时序协同、方法学理协同、载体场景协同,系统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增强思政教育对办学的引领作用。

  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今社会人类文明多元化、文化交流频繁化、信息交流无碍化、舆论渠道分散化、媒体言论泛在化、观念渗透隐形化。在甘肃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性的形成、品格的养成、行为的规范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更关乎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可通过开展媒体宣传、理论讲座、纪念庆典和文创活动等方式引领主流价值导向,深入、持久、生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贯穿于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转变“重学历、轻技能”传统观念,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唤醒自我成长意识,春风化雨,牢牢占领青年主流价值观教育的精神高地。

  强化就业育人思政融合。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省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省内,他们是未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合理的职业目标,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路径,增强学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同时,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根植于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全程,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主要载体,对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思政教育还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构建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环境。这种文化传承和创新,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也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改革。首先,思政教育能够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思政课程和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其次,思政引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思政引领,可以促进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例如,探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新模式,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甘肃地方产业需求对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这些改革举措将有助于推动我省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