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跟着牧情走 服务伴着牧民行
中共夏河县委组织部
夏河县紧紧围绕省、州关于分类推进“五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四季转场、居住分散”的县情实际,扎实推进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跟着牧情走、服务伴着牧民行”的特色路径。
阵地随牧建、教育不断线,筑牢一心向党的思想根基。打破“固定阵地”思维局限,推动组织生活随季节流转、伴党员同行。集中时段“阵地讲”。抢抓春季牧民相对集中时机,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作用,积极搭建法治宣传“进农牧村”、深化“三个意识”宣传教育等平台,创新开展“3+X”系列主题党日活动,覆盖党员群众1.35万余人次。转场途中“流动学”。依托117户党员中心户和8支“马背宣讲队”,通过“帐篷里的党课”“草原上的主题党日”等载体,将组织生活融入转场迁徙、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开展活动260场(次),覆盖党员7800余人次。牧闲时节“集中训”。利用牧民返村窗口期,采取“理论讲解+技能培训+经验分享”的模式,扎实开展农牧村党员“冬训”,组织300名农牧民党员集中进党校参加轮训,参学率从63%提升至92%,参训合格率达100%。
服务逐牧行、精准无盲区,厚植一心为民的情怀担当。根据不同季节生产特点和不同群体生活需要,提供精准化服务。转场路上“全程护”。在转场必经路段设立19个“游牧转场服务站”,组建1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力开展交通疏导、纠纷调解和政策宣讲等服务,护送27万余只(头)牲畜顺利完成转场,转场时间较往年缩短30%,实现牛羊零死损。丰收季里“帮增收”。探索推进“党建+电商”模式,在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打造直播场景23个,挖掘带货达人15名,开展直播带货3000余场(次),打造“共富工坊”9个,极大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重要节点“暖心访”。组织87个县直部门单位与65个农牧村党支部结对共建,670名党员干部与103名孤儿、279名重度困难残疾人、298名特困户结对包联,帮助解决困难128件,帮办实事202件,资助资金16.98万元。
骨干向牧育、能力常精进,锻造一心干事的基层队伍。注重在实践中培育既懂党建又通牧情,既能带头干事又能联系群众的基层力量。乡镇干部“优先用”。对长期扎根乡镇一线、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今年以来从乡镇干部中提拔使用13人,占提拔干部总数的46%。党员能人“分类育”。创新建立政策宣讲先锋、基层治理先锋、致富带富先锋、团结和谐先锋、环境整治先锋、家风文明先锋“六大先锋”选树机制,引导党员尽先锋之责、起引领之效,涌现出各领域典型10名。后备力量“一线带”。从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农牧民中发展党员13名,择优储备支部书记后备人选140名,7名考录为专业化村支书。将“牧旅先锋·红色驿站”作为实践教学点,组织16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干部开展志愿服务、跟岗锻炼。
合力为牧聚、共建促和谐,营造一心同行的浓厚氛围。深化党建联建共治,加强文化浸润,促进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谐共处。边界地区“联动建”。与周边10个县市建立社会治理协作联动机制,组织3个乡镇与青海8个接壤乡镇签订睦邻友好协议,定期开展党建经验交流、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生态环保联治。生态领域“协同护”。构建“党建+结对共建”组织引领体系,推动7个乡镇与2个林场、7个管护站、14个村党支部建立联动机制,组建红色育林队、绿色护草队、蓝色保水队24支,开展联合巡护663次。乡风文明“常态引”。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移风易俗,对70个村(社区)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利用牧闲时节,集中开展文化惠民群体性活动,用牧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宣传政策、传递温情,让文明新风在牧区落地生根。
- 2025-09-23定西市: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 2025-09-23聚焦产业 精准施策 人社特培专家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 2025-08-29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中彰显组织作为
- 2025-08-29因地制宜深化改革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