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六融六强”促发展——金昌市国有企业党建典型案例
中共金昌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金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六融六强”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衔接、过程融合、落实同步,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背景动因
党建工作抓好了、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为有效破解少数国有企业党组织对自身职能定位认识不清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融合程度不够高、党建引领国资国企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开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金昌市部署开展国有企业“六融六强”行动,从制度、改革、考核等多方面强化探索实践力度,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一是党建融入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建工作入章程、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紧密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多次修订并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并持续动态更新,规范履行党委前置研究程序,围绕“四个是否”(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契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否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群众权益)组织研讨、发表意见、把关定向,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融得进、落得实。
二是党建融入国企深化改革,强化竞争实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聚焦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扎实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44户各级企业73名经理层成员全面推行“两制一契”(对经理层实施聘任制、任期制、契约化管理),37名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24名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全市96项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度达到98%,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三是党建融入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发展动能。坚持党的工作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聚焦科技攻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深化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突击队、服务队等载体建设,49个党员突击队、94个党员先锋岗、93个党员责任区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第一线穿针引线、发挥作用,累计实施11个央地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235.91亿元,开工率100%,已建成投运项目7个,在建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98.4亿元;市属企业负责建设的19个项目已开工14个,完成投资5.69亿元。光伏发电、锂电池、绿色能源集群、城市功能提升及化工铸造传统产业升级有序推进。
四是党建融入防范化解风险,强化安全发展。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主动创安创稳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规范管理,建立国企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探索推行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党风廉政建设交底做法,开展党组织领题破题调研活动,推动党组织书记主动领题、精准解题、聚智破题,原金化集团公司政策性破产和原金昌汽车运输公司退休职工医疗保障待遇等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筑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基。
五是党建融入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智力支撑。坚持党管人才,推动人才第一资源与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聚焦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突出全流程服务引才,成立国企人才“问需小组”,全面摸排人才引育需求,精准引进各类人才130人,组建科技创新团队9个,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突出专家引领带动作用,实施名师工作室以老带新工程,开展“宣讲报告进校园、技术交流进车间、科技助农进田间、培训示范进一线”活动,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技术精英,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孙学祥、“甘肃省劳动模范”张祥等一批先进典型。
六是党建融入经营业绩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党建考核与生产经营业绩考核有机衔接,围绕高质量完成生产经营指标,修订完善《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市属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制度,强化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重考核,既看党建工作质量,又看清收清欠、上缴利润、安全环保等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先后取消5名企业党委书记的评优资格,使党建工作成为业务考评的“硬约束”。
工作成效
一是增强了国企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从政治上把握大局、制定战略、推动工作,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推动落实“一肩挑”“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有效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二是增强了国企党组织发展推动力。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结合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创新设置党建联合体、党内立功竞赛、选题攻关等载体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成功攻克了合成氨、尾矿利用等一批生产瓶颈难题,金化集团新型复合肥等项目斩获第九届“创客中国”、甘肃省第五届“创新杯”等多个奖项,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增强了国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聚焦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党员骨干领衔项目攻关,有效破解了国企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累计提出130余项创新项目,60余项创新实质明确、经济效益可观,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增强了国企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坚持把中心工作的重点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项目建设、科技攻关、安全环保,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在重点项目、关键岗位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岗、示范区,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盯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激励广大国企党员干部带头作示范、促发展。
经验启示
一是找准定位是前提。通过将党建工作融入深化改革、项目建设、业绩考核等内容,找准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有效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共融互促。实践证明,必须聚焦国有企业生产发展全过程,找准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发力点,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搭建平台是关键。通过搭建党员责任区、示范岗、“问需小组”等载体平台,让党员带动职工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有效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必须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及时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推动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和企业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三是完善制度是保障。通过健全议事决策、人员管理、考核评价等机制,落实党委前置研究、“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要求,做到了“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实践证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经营管理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推动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
- 2025-09-23“抱团发展”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皋兰县水阜镇深化拓展“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 2025-09-23徽县以林区党建联建赋能“绿美经济”
- 2025-09-23岷县柔性引才巧蓄力厚积发展新动能
- 2025-09-23甘谷县狠抓农区基层党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