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基层减负“变装游戏”
当前,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有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尚未根除,在减负工作中玩起“变装游戏”,让文件变色、会议变形、调研变装,成为一种隐形负担,继续困扰着基层干部。
表面上看,一些地方的红头文件大幅减少,实际上只是将“红头”换了门面,以情况简报、征求意见、微信指令的形式出现。这些脱去“官袍”的文件,打着“特急”“加急”的旗号,内容却充斥着“提高站位”“强化认识”等空泛要求,关键时刻变成问责的“尚方宝剑”。
原本应该精简的会议,被拆解为学习培训会、工作调度会、现场交流会等会议,以及名目繁杂的论坛、研讨等活动。有些部门为了表面上减少督导检查,经常以调研之名行督导检查之实,预设路线、提前通知、过度准备,结果调研沦为“精心设计的表演”。
隐形负担的产生根源仍在政绩观偏差。当上级部门将发文数量、会议密度、督导检查强度等指标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尺时,基层干部面临的已非工作质量和效率问题,而是关乎个人职业前途、仕途升迁的“重大抉择”,不得不在“高度重视”与“灵活把握”间走钢丝,在“绝对服从”与“务实变通”的夹缝中艰难选择。
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最终会使减负效果大打折扣,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辜负群众的殷切期盼。(选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 2025-09-23“三拍”干部要不得
- 2025-09-23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
- 2025-07-07“没苦硬吃”式值班加重基层负担
- 2025-07-07就业政策要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