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专题策划

庆阳:“新中有数”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5-10-24 17:15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本刊记者 张佳斌

  在能源变革的时代浪潮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举措。如何壮大新能源产业链、提升“绿电”消纳和输送能力?这一题,庆阳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立足当地“煤电油气风光储”多能互补优势,庆阳市以能源转型、数字赋能为双抓手,高站位推进陇电入鲁工程投运,超前布局“东数西算”园区供电保障,科学推动新能源并网,构筑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根基。

  7.3万P!

  “东数西算”是“十四五”之初开启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围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路布局了八个国家枢纽节点,十个数据中心集群,甘肃节点、庆阳集群位列其中。庆阳集群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来居上,这里的算力规模已经发展到7.3万P(1P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成为全国八大节点当中,算力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庆阳,这座黄土塬上的西部农业城市,如何开辟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我们走进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一探究竟。

  “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距离比较均衡,时延很低;这里是少震弱震地区,建设数据中心需要‘脚下稳’;这里能源资源富集,是全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地级市,油煤气风光电并存;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只有8.4摄氏度到9.7摄氏度,有助于数据中心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刚步入园区,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董宗谋便指着屏幕上的地图,激情满怀地介绍起庆阳发展算力建设的独特优势。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园区建设之初,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以高标准、加速度推进园区供电服务,打造了一个算电协同的示范样板。“在绿电供应方面,公司因地制宜发展绿电聚合供应模式,实现地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与数据中心负荷的动态匹配,既解决了新能源消纳难题,又满足了庆阳‘东数西算’数据中心对清洁能源的刚性需求,为‘东数西算’工程提升绿电占比打牢了基础。”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朱廷俊说。

  在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的N01机楼内,一台台密集的服务器正在高速运转,“像亿算智能、燧原科技这些互联网头部企业在这里运行着庆阳第一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为最近爆火的DeepSeek、美图等应用型企业提供着算力服务。”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项目交付经理吴万宝介绍道。

  无独有偶,中国电信投资超30亿元,积极布局“东数西算”庆阳枢纽,打造直联京沪穗的高性能算力新高地,构建国家级大数据中心集群+智能算力“双中心”,助力国家算力新格局。

  0.003秒!

  震撼!特高压接通瞬间,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仅用0.003秒就实现了“陇电入鲁”。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一条“风光火储”打捆送出工程,是“西电东送”的重大项目,庆阳因此站在了“西电东送”的核心节点上,站上了能源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的新的出发点,有效助力甘肃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一睹这壮观的工业盛景,记者来到位于西峰区什社乡的庆阳换流站。

  “你看,我们的电就是从这里出发,顺着那根直流电线,翻山越岭送到山东的。”庆阳换流站二次技术李茂堂指着窗外的电网给记者说道。那条直流线路犹如一条银色巨龙,呼啸着从黄土高原一路飞向泰山之巅,把南梁革命老区与沂蒙红色圣地紧紧相连,用“绿电”作弦,奏响了区域合作、能源强国的时代强音。

  据悉,该工程于2023年2月27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同年3月16日工程全线开工,11月15日主体工程开建,五百亩荒塬蜕变为现代化工业地标。2024年12月3日,交流系统正式投运。2025年3月23日直流系统开始调试,同年4月28日,直流系统进入试运行,5月8日正式投运。从核准到投运历时800天,创下同等规模特高压直流双极调试周期最短纪录。这组密集的时间节点充分展现了时不我待的“中国速度”、精益求精的“国网纪录”以及砥砺奋进的“甘肃力量”。

  李茂堂,这位来自宁夏的小伙在东北读完大学后,回到了大西北,在电力行业已经耕耘十余载。“我在新疆、酒泉都工作过,刚调到这边时,这里还是一大片果园,看着换流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我倍感荣幸。”跟随着李茂堂穿梭在换流站的“钢铁森林”中,里面的先进设备让人应接不暇,“这座换流站的很多设备都已实现国产,如换流站直流控保设备和极Ⅰ低端换流变接开关等均已实现自主可控。”李茂堂边走边介绍,言谈中流露出的是一个电力人对国家先进电力技术的骄傲与自豪。

  “陇东地区有大量的风电、光电、火电,还有储能电力,在这里完成交流到直流的转换之后,跨越915公里到达山东东平换流站。这个工程可以每年向山东输电360亿千瓦时,打个比方,这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量。”朱廷俊说。

  如今,这座换流站正成为推动“双碳”战略的强劲引擎。朱廷俊表示,下一步,国网甘肃电力将高站位、高标准护航“陇电入鲁”,为建优“总枢纽”,建强“主通道”,建好“重基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1000兆瓦!

  煤电联营,是庆阳市能源产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布局。正宁县周家镇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是依托宁正矿区核桃峪煤矿和新庄煤矿规划建设的煤电一体化项目,是陇电入鲁工程重点配套调峰电源和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国内首例就出自该项目。

  步入园区,一座以银白色为主色调的现代化工业地标映入眼帘,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座煤电厂,那一定是“一尘不染”。

  “本期建设2×1000兆瓦国产高效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工艺先进的脱硫、脱硝设施,实现大气污染物的‘近零排放’和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华能正宁电厂党建部主任郝才远告诉记者。

  “陇电入鲁工程以输出风、光清洁电力为主,但仍需要火电调峰电源来作兜底保障,当新能源发电不足时,正宁电厂可以作为兜底电源,满负荷运转发电;当新能源发电量大时,正宁电厂最低可以23%的额定负荷运行。”郝才远解释道,“项目的建成能够让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5%,有效减少弃风弃光,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确保新能源利用最大化。”

  据了解,华能正宁电厂采用华能睿渥DCS等多项领先技术,建设百万机组“五塔合一”钢结构间冷塔,安装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静电除尘器和在线烟气连续监测装置。同步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150万吨级碳捕集(CCUS)科技示范工程,为打造清洁高效绿色火电机组树立了新标杆。

  煤炭作为正宁县的宝藏资源,已探明储量25亿吨。核桃峪煤矿自2022年正式建成投产以来,以其先进的智能化开采技术与科学管理模式,源源不断地为华能正宁电厂提供着优质燃煤资源,实现了煤炭产能的就地消纳。

  从《诗经·豳风》的农耕图腾,到“东数西算”的数字热土;从教民稼穑的文明火种,到“陇电入鲁”的神来之笔,庆阳这座历史名城正以黄河之水般的澎湃动力,在能源绿色转型、能源安全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广阔大道上昂首前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