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经验交流

“四维协同”解锁基层善治密码——临洮县“全链条”议事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2025-11-13 15:16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中共临洮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临洮县全面推行以建立全覆盖议事体系、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议事、优化全方位服务路径、完善全链条闭环机制为抓手的“四维协同”模式,探索出“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管、民事民评”基层治理新路径,全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发挥基层自治优势,建立全覆盖议事体系。搭建组织架构体系。构建县级基层群众议事工作推进机制与“县级领导+相关部门+乡镇+村(社区)”包抓责任制度。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吸纳村级“两委”班子、乡贤能人、群众代表、法律顾问、民警等组成基层群众议事会,村社、网格单元、涉事群体等不固定人员随机议事,形成干部下沉、群众参与、民意上浮的良好格局。规范议事规则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则、决策办法和议事流程,明确各环节规则,让议事有章可循。保障县、乡(镇)、村(社区)、社(组)四级组织及涉事方全程参与,参与议事群众占比超85%。健全议事办理程序。完善议定事项县、乡、村三级分类反馈分层办理机制,落实“提事、议事、决事、办事、监事、评事”程序,全面保障群众各项权利,推动议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聚焦群众需求导向,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议事。征集“接地气”议题。以解决群众堵点难点和“小需求”为切入点,融入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民生事项。通过“信箱征、进村看、上门问、电话询、座谈说”等方式,征集3045件议题,经村(社区)提议、村民小组商议、村“两委”审议,筛选确定2740件有效议题。采取“多样化”议事。遵循“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难事众议”原则,灵活运用多种议事模式。议事对象从村“两委”班子扩大到涉事群众,议事方式从“集中议”变为“分散议”,议事场所延伸至巷道、树荫下等,形成“1小时议事会”“1公里议事圈”,商讨解决1850件事项,就地化解率达85%以上。推行“晾晒式”转化。依据议题“轻重缓急”程度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公示议定事项和办理情况。村(社区)能解决的采取“一事一议”解决,村(社区)级难以解决的重大事项,通过召开部门现场会议或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列入年度计划,借助项目资金支持解决。

  践行为民实事要求,优化全方位服务路径。搭建高效服务平台。立足村情打造多元化议事服务载体,串联议事服务平台,实现社区治理一体化、村民议事规范化、为民服务常态化。拓宽便民服务渠道。采用“自主+组织”“集中+分散”“灵活+固定”等方式,开展“敲门访事”“电话问事”“群里征事”等服务4700多场(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治理效能。规范议事服务清单。聚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协商,建立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等9大类37项议事清单和监事清单,推动议事成果有效转化落实,确保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推动议事成效转化,完善全链条闭环机制。提升民主议事质效。将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融入议事全过程,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开展法律服务2000余场(次),确保议事合法合规。结合移风易俗和家教家风建设,337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范红白事报备登记1130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过程监督跟踪。成立“基层群众议事会+乡镇领导+涉事方”落实工作组,明确议事管理措施、时限、责任。发挥多方监督作用,定期“回头看”,形成闭环落实体系。开展群众满意测评。通过投票评、现场评、访谈评、会议评等方式,对议题办理情况审议评估,开展满意度测评1000余场(次),推动基层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