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伴我向前行
□ 汪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入党已近30载。时光荏苒,从青春年少到年过五十,党的光辉伴我成长,党的历史伴我前行……
记得少年读书时,我最爱看的就是反映党的光辉历史和战斗历程的影片了,像《南昌起义》《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从荧屏上我就知道了一大批共产党人为了打破一个腐朽没落的旧世界,抛颅头、洒热血,前仆后继的动人故事。
我的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是百万雄师渡长江的地方,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影片中的“刘四姐”真实姓名叫“马毛姐”,1949年4月,年仅14岁的马毛姐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军渡江,负伤后仍然坚持战斗,被评为“渡江英雄”和“支前模范”,荣立渡江战役一等功。记得我读初中那年,老师曾几次带领我们参观“渡江第一船”,打小我就铭记了党的伟大和老百姓对党的爱戴,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社会。
我的一个堂叔18岁就去当兵,后来转业到浙江嘉兴。18岁那年暑假,我到堂叔那里去玩,堂叔特意带我参观了南湖红船。在南湖红船前,我知晓了“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此后,“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那天,从南湖红船那里,我懂得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发展壮大至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带领人民闯过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当时我就萌发了一个信念:长大后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80年代,我到迭部县工作。刚到这里,我就了解到这里的红色革命遗址很多。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两次途经这个藏区小县,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攻克了“天险腊子口”。当年,这里的藏汉同胞开仓放粮,帮助红军修复栈道、医治伤员、当向导做翻译,因此,这里被喻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来到这里不久,我又去了“俄界会议”遗址高吉村,就是在这里,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等5人组成的全军最高领导核心,决定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批判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1935年9月13日到15日,在该县旺藏乡茨日那村,毛泽东主席就住在该村一处藏家普通小院的木楼上,并在这里向红四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1935年9月17日凌晨,在离茨日那村几十公里外的天险腊子口,在红四团政治委员杨成武的指挥下,攻破了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鲁大昌部重兵据险固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
其实,党的历史和红色基因是紧密相连的,它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持梦想、勇往直前。在这里工作的第三年,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考察,如愿以偿在党的生日那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时光流动到21世纪初,我来到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工作,这里又是一块血染的红色热土。1936年冬至1937年春,红军西路军的2万多名将士转战河西走廊。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里,这些从鄂豫皖、川南走来的红军西路军将士穿着薄衣单衫,先后转战河西走廊13个县,历时6个月,行程2000余公里,历经大小战斗80余次。面对国民党马步芳反动军阀和地方反动民团以骑兵为主的12万多人的围追堵截和残酷杀戮,红军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歼敌2.5万余人,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终只有少部分将士突出重围。1987年,当地人民政府兴建了一座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徐向前元帅在纪念碑上亲笔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生五十余载,党的光辉历史一直伴我前行。入党以来,我始终扎根在工作一线,时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竭力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日新月异,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在变化,但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的感恩之情永远不会变。那种崇高、忠诚、奉献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
(作者单位:临泽县综合执法局)
相关新闻
- 2021-09-07“一五”时期甘肃重点工程建设及其影响
- 2021-09-07七秩艰辛守石窟 铭记党恩再出发
- 2021-09-07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离别感言
- 2021-09-07用好“五字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