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新业态” 撬动网络直播由“流量”变“增量”
李爱民
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的扩大,新兴领域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今年初召开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作出系统安排部署,为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平凉市崆峒区紧盯扩大“两个覆盖”、增强“两个功能”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分类指导,深入实施“党建带群建”行动,依托群团组织延伸工作触角,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正向引领主播发声”行动,不断增强党在网络主播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织密组织体系,变“有形覆盖”为“有效提升”。针对网络主播分布分散、工作时间碎片化的实际,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指导跟进”的方式分类施策,健全组织体系。扎实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以“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精准摸排自媒体企业18家、网络主播13人。针对农村“村播”分散、自媒体企业规模小的特点,确定17名乡镇组织委员、党建办主任担任党建指导员,实现“隐性党员”排查与自媒体企业联系全覆盖。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指导区委网信办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吸纳10家企业和83名自媒体从业者建立崆峒区自媒体协会,凝聚行业力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成立1个自媒体联合党支部,覆盖3家企业,其余自媒体企业通过“党建指导员驻点联系+行业协会统筹”的方式纳入管理,形成“行业党委引领、支部扎根机构、党员联系主播与自媒体”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工作从“广覆盖”到“深扎根”。
建强骨干队伍,变“被动管理”为“主动作为”。聚焦先锋引领,强化政治吸纳,让骨干队伍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针对网络主播与自媒体从业者思想活跃、职业特色鲜明的特点,创新实施“双培三考察”培育机制:一方面将优秀主播和自媒体人培养发展为党员,另一方面把从事网络主播的党员培养成互联网领域的示范典型,通过考察政治素养、行业口碑与社会贡献,严把入口关,夯实主播群体党建工作基础。目前,已从该群体中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引导3人递交入党申请书。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开设“指尖课堂”,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优秀网络主播党员案例等内容,引导主播群体听党话、跟党走。聘请“平凉花花”“甘肃平凉饼哥”等10名优秀网红主播为“崆峒文旅推介官”,形成正向示范效应。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月活动,覆盖互联网企业与自媒体从业者120余人次,鼓励主播参与社会治理议题讨论,带动整个群体更主动、更深入地传播网络文明。
激发先锋动能,变“服务一域”为“带动全局”。聚焦全区乡村振兴、旅游推介、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打造“党建+电商”“党建+文旅”等特色活动,让网络主播群体将自身流量优势转化为服务全区发展的实际效能。组织50余名自媒体达人全程参与2025年中国苹果产销峰会,吸引超200万网友关注,助力“平凉红牛”“崆峒大饼”“祥和泡馍”等区域特色品牌“出圈”。网络直播带货共销售苹果、平凉泡馍等特色产品1.4万余件,销售额30余万元。围绕产业发展、文明创城、乡村振兴等领域,拍摄精美视频作品,加挂“厚道甘肃”“春满平凉”“夏游平凉”“网络中国节”等话题,共制作推出190余件(篇)优质网络文化作品,覆盖群众超30万人次。组织网络主播积极参与“2025年元宵节无人机编队表演及烟花燃放活动”“2025崆峒半程马拉松”“2025崆峒武术大会”等市区重大活动,利用直播镜头展示城市形象、地域文化,制作发布宣传作品530余个,累计观看量超500万人次,直接带动崆峒山、海寨沟景区客流量增长30%,极大提升了平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游崆峒美景、品崆峒美食”成为消费热潮。D
(作者系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2025-11-13“五字诀”激活园区党建“红色引擎”
- 2025-11-13“四维协同”解锁基层善治密码——临洮县“全链条”议事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 2025-11-13构建联创联建大党建格局 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25-11-13筑牢学思践悟平台 培养青年辅政尖兵 ——省政府研究室建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助力干部成长成才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