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党建引领树旗帜 乡村振兴启新程——武威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见闻

22-10-09 09:51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 本刊记者 张佳斌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河西走廊已是一片醉人的秋日景象,金色、丰收、清爽等一系列美词都与之相关。在这美丽的千里长廊上,武威市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党建引领绘就的美丽图景正在铺展开来。

  近年来,武威市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下大力气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激发农村活力,不断开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宏观布局 微观落实

  乡村振兴,制度先行。记者通过武威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为了让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制度层面形成强有力指导机制,武威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2个工作专班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保障专责工作组,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起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纪检、宣传、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机制。

  同时,武威市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任务落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全面增强基层工作力量,武威市注重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产业经济等实践一线选拔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先后在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地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每年对县乡村干部进行全员培训。今年,通过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行动,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将目前年龄在50岁以下的2483名村干部学历全部提升到大专及以上层次,确保能力素质跟得上乡村振兴需要。

  武威市把基层和实践一线作为培养人才、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向县区下放引才权限,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在武威职业学院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每年选派100名城市医生、50名城市教师下沉基层开展对口支援服务等。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武威市围绕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全面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全市猪、羊、鸡存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50%以上来自产业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据悉,武威市大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育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富民新村”模式、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上庄”模式、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的“红旗”模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德吉新村”模式,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提升。

  “上庄”模式 兴业富民

  “只要老百姓日子过好了,我心里就亮堂了。”在“全国最美公务员”颁奖仪式上,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副镇长、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斌的话感动了很多人。

  自2005年担任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来,杨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上庄村党员群众发展产业、修桥铺路、改造农田、建设新农村,开辟了一条不平凡的脱贫致富之路,闯出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上庄”模式。

  如今,上庄村美如花园,民居鳞次栉比,道路宽敞整洁,产业发展劲头十足,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样板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曾几何时,上庄村还是一幅贫苦落后的面貌。上庄村属于山水灌区,以前村里人大都种田谋生,一年到头,只能勉强填饱肚子。靠什么发展,怎么发展,成了杨斌心头的大难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乡村发展的“领头雁”,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杨斌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集思广益,问计于民,挨家挨户入户走访,掌握每家每户的发展需求。同时,带领干部群众赴外观摩学习,借鉴经验,抢抓政策机遇,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

  缺资金的帮贷款,缺技术的请专家。在杨斌的引导和帮助下,如今大部分村民都有了致富产业,有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成了种植大户,有的农户成了养殖专业户,也有的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能安心务工,增加收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上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头雁”作用,带领党员群众脱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杨斌一班人的带领下,上庄村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7处,建成107座日光温室园区1个,流转土地3160亩。全村形成了设施养殖、日光温室、劳务输转等主导产业,全村120户贫困户于2015年实现整村脱贫。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3万元。

  在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候,不幸降临在了杨斌身上。2014年,杨斌患上了青光眼,因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一直奔波忙碌村上的事,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视力迅速下降,左眼几近失明。但杨斌无怨无悔,他说:“只要老百姓日子过好了,心里亮堂了,别的都不算什么。”

  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惠民生。“上庄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在这些变化中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乡村振兴,将进一步增强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杨斌说。

  综合治理 团结奋进

  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偏低、村容村貌落后……2013年,面对安家河村的贫困状况,村党支部书记王琨立下誓言,一定要带领大家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安家河村位于天祝县打柴沟镇,曾经是全镇有名的“后进村”。在王琨的带领下,安家河村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开展“绣花”式扶贫,集中精力脱贫攻坚。尤其是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全村贫困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绿色有机蔬菜,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安家河村一跃“变身”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村。

  在多年的东奔西跑、日晒雨淋中,王琨和安家河村“两委”一班人变得越来越“土”,而安家河村却变得越来越“美”。谈起王琨,53岁的老党员赵子德竖起大拇指:“我们的村支书肯吃苦、有担当,是村里发展、村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

  王琨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是他平时工作的常态。“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全村群众过上好日子。”王琨说。

  如今的安家河村,一栋栋崭新的砖瓦房代替了过去的土坯房,许多家庭都买了私家车。“通过王书记的引导,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好。”村民高汉莲对王琨由衷地敬佩。

  王琨作为党支部书记,是全村的主心骨。在乡村建设中,他带头在群众中推行室内卫生“五净一规范”,带头进行旱厕改造,带头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带头植树造林绿化家园,使村貌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气顺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旺。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王琨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村群众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行“厚养薄葬”,抵制高价彩礼,村内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平等相待、和睦共处的氛围日益浓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武威市健全完善机制,创新思路举措,系统谋划推进,打造模范样板,跑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武威市正奋楫扬帆,破浪前行,奋力书写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