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实践与思考

创新智慧网络思政工作室实践路径 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2024-03-27 15:52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社

  甘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践中立足人才培养根本,因时而进、因势而化的必然,也是针对学生开展的全时段全过程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智慧网络思政工作室作为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网络育人实践载体的有益尝试,近年来在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不断探索创新智慧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实践路径,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一体贯通新格局。智慧网络思政工作室要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三横三纵”工作体系,以校级、院级、学生基层组织为“三横”,以党组织线、学工线、团学线为“三纵”,明晰任务,明确责任,实现上下贯通、分级负责、协同联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和专业化建设为核心,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内容,以智能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创新机理为重点研究方向,以解决新时代学生工作难点问题为中心,探索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的机制及实践路径。

  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全员思政新体系。智慧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建设要以“建平台、挖资源、融教学、促研究、塑品牌、重服务”为原则,立足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视角,“守育人之正,创工作之新”,发挥思政骨干力量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动员中青年教师加入,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式,将工作室打造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示范交流平台、思政教师或辅导员能力提升重要阵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重要载体,运用生动多样的方式,形成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和成果。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真正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坚持主体驱动,构建成长支持新机制。要打造高品质的网络育人内容。一是从青年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校院新闻、校园生活等角度为切入点,制作专家教授、思政教师、辅导员为主导的微党课、微讲述以及学生骨干为主导的朋辈微课,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二是扎实推进网络文化正能量精品工程。通过系列网络思政和网络文化作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劳动教育、实践教育等。

  要把握多样化的网络育人特性。一是实践性。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二是时代性。坚持以青年学生关注问题为内容,采用大众直观、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传播形式,让青年学生拥有更多获得感。三是全面性。聚焦全员育人,在思政教师、辅导员全程参与的前提下,积极动员中青年教师参与工作室活动及项目设计和执行。四是主体性。工作室建设要采取师生共研共建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支持学生个体发展的理念,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坚持空间优化,构建网络育人新平台。要构建立体化的网络育人载体。一是打造“网、微、站、端、报、屏”六位一体的校园新媒体矩阵,形成立体化、交互性的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联动传播矩阵,强化网络育人功能。二是做好育人成果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协同育人实效。三是建立一支由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为骨干的网络“领航员”队伍,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

  要拓展全方位的实践育人空间。依托寒暑假社会实践项目,常态化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师生梯次接力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持续开展直播助农、非遗文化挖掘传播等活动,在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师生中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基地,培育社会实践品牌,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